学钢琴除了会弹你还得会听
来源:本站时间:2016/8/31 11:12:00

学钢琴除了会弹你还得会听

 1、旋律 

旋律往往是人们在听到音乐时最先感受到的音乐形式。一首作品的曲调是否好听?有什么特点?一般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解释,如这首作品音乐乐句的旋律的线条、形状、方向、语气,乐句句子的起句、走向、收句的语气、呼吸以及乐句中需要强调的地方等。

这就如同我们日常情感表达中的说话一样。所不同的是,我们是在用钢琴的声音来说话,而钢琴表达的这种语言要自然、动听。这里,就是我们经常涉及的所谓音乐的歌唱性与不同声音的表达能力。


2、节奏

如何找到正确的节奏感觉,对于准确表达作品中某种特定的情绪、韵律十分重要。 

首先,一定要了解乐曲节奏、节拍的准确性。一首乐曲节奏的特点,总是跟作品中的乐曲风格、韵律特点有着重要的联系。


比如活泼的音乐和抒情优美的音乐,其节奏的特点是不一样的。他们在音乐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各有不同。如:谱上看来是同样的附点节奏,在抒情的音乐的段落中,附点后的短音符,就不能弹得太短或太快,而需要在弹奏上将演奏处理得更加匀称、从容;而在活泼欢快的音乐段落中,可以把附点后面的短音符更短,以增加节奏的活力。又如,在波兰舞曲中,第一拍后半拍的两个十六分音符要晚些出来,弹奏上要比正常的十六分音符短一些,以此强调和突出波兰舞曲的风格特点。


3、织体

钢琴音乐的织体表达,有着丰富的变化和可能性,这也是钢琴音乐演奏在表现力上最重要的性能。 

正是因为钢琴音乐织体的丰富性,我们在弹奏时就不能简单地对待这些丰富的织体。钢琴音乐的织体,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曲调和伴奏,是不同声部,不同层次的表达。他们之间有主次、平衡、对比、呼应和对话的关系。唯有这种主次之间的平衡和对比,呼应和对话,才能表达出不同声部的不同特点和整体音乐的综合效果。能否识别这些丰富而复杂的音乐织体,如何在演奏中体现出其中不同声部和层次在音乐中的作用,更多地需要教师在钢琴教学的初级阶段就对学琴者进行有意识地听觉培养。


4、音色

我们在接触钢琴演奏时,对钢琴的第一认识来自琴键发出来的声音。因此,从学琴的第一课开始就要聆听。 


如何聆听呢?要听到钢琴丰富的声音和它多种音色的可能性和表现力。这就如同我们在辨别不同人类发声的那种丰富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合理和科学的触键方法,来发出不同声音,从而辨别出不同触键所产生不同声音效果。


5、和声

除了旋律、节奏等音乐表现要素之外,和声是一首乐曲色彩性的另外一个重要元素。一首乐曲的调性变化、和声变化,决定着该作品的结构、风格和性格。尽管对于年幼的学生,教师不必过多讲解其理论知识,但需要从听觉上让学生认识到和声上的变化:是大调还是小调?是谐和或不谐和?从而让学生认识和声在乐曲上的表情因素以及不同的和声带来的不同情感及联想。


6、踏板

踏板是美化音乐、美化声音的极有价值的工具。踏板的运用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它与听觉、想象和音乐表现都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便是在初级学琴阶段,也要让学习者尽可能接触踏板的学习,以增加初学者对声音表现的想象力。 


当然,在不同音乐风格中,踏板的用法也是变化无穷的。在初学踏板阶段,虽然只是教授最基本的踏板法,也需要结合听觉来进行训练。要知道,踏板的技术不在脚上,而在耳朵上。特别要防止盲目习惯于“踏板声音”,而将弹奏的声音搞得混沌一片,这不仅达不到踏板美化声音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总体而言,音乐表现与听觉训练密不可分。对于初学者,如何“听声音,想音乐”,听到钢琴的不同的声音,从而感受到其中各色不同的表现力和丰富的音乐情感,是钢琴初级教学中必须掌握的一种本能。

因此,“听”和“想”是音乐方面的基本功。教师在面对初学者时,也需要从听觉的本能入手,来进一步加强演奏方面.

微信咨询

扫一扫了解更多